皇冠体育

规范性文件草案征集意见

廊坊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廊坊市农业结构调整行动方案(2019-2022年)》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2019年06月19日 来源: 市农业局 作者: 字体:  

根据《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行动方案(2019-2022年)》(冀农供字〔2019〕1号)精神,市农业农村局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结合国家、省相关政策和外市做法,形成了《廊坊市农业结构调一二三产业融合整行动方案(2019-2022年)》,拟以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导小组文件印发,现公开征求意见。

公示时间:2019年6月17日至7月3日。

联系人:许宁宁

联系电话:2266995

邮箱:lfnyxx@126.com

廊坊市农业结构调整行动方案(2019-2022年)

(送审稿)

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把握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河北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为目标,以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为着力点,本着“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连片开发、规模发展,龙头带动、延伸链条”原则,坚持市场导向、节水导向,加快推进“一减四增”,在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前提下,适度压减非优势区高耗低质低效农作物面积,切实增加设施农业、农业产业园区、农业规模化生产基地和生态绿化面积,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发展目标。

到2022年,皇冠体育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体系完善、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呈现科技高端、标准高端、品质高端、品牌高端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调减非优势区高耗低质低效农作物,畜牧、蔬菜、果品等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稳定在75%左右,设施农业生产比重稳定在40%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农业产业布局明显集中。依托3个农业经济地理区域,基本建成4个特色产业带,重点打造4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个省级现代农业精品园区、1-2个农产品加工集群、7家创新型农业企业,年产值10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绿色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压减地下水超采量0.24亿立方米;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数量增加36个、达到195个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7%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其中饲料化、能源化利用率提高7个百分点。(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

——质量品牌水平明显提高。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75%以上,农产品质量检测整体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集中打造 6个高标准农业品牌,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农业企业领军品牌分别达到2个、4个。集中打造 2条休闲农业观光精品线路。(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1.1:1发展到1.4:1,主要菜篮子产品京津市场供应率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65%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二、优化区域布局

立足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和产业基础,依据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功能区定位,将皇冠体育现代农业发展总体布局为三个经济地理区域,即北部生态区、中部核心区、南部潜力区。统筹规划、层层递进,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带、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有效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布局集中度。

(一)北部生态区。包括三河、大厂、香河共3个县(市),是都市现代农业重点建设区。调整方向是大力发展名优果品、高档蔬菜、观光旅游和休闲采摘等,建设中心城市周边绿色生态保护区和市民休闲度假区。布局路线是建成环城生态(林、草、花)、环城休闲农业产业带。(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二)中部核心区。包括固安、永清、广阳、安次4个县(区)。调整方向是稳定粮食产能,压减非优势区高耗低质低效农作物,扩大强筋小麦、高淀粉玉米、饲用玉米、设施蔬菜、高油酸花生、优质大豆、优质畜禽等种养规模,推进畜牧业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建设,建设现代高质高效农业核心区。积极承接北京花卉市场外迁,在永清、固安推进花卉苗木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提升城镇居民生活品质。布局路线是建成环京津设施蔬菜产业带和北方花市和高端花木基地。建设重点是打造永清胡萝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安次甜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固安番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永清黄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依托永清恒都美业现代农业园区、远村现代农业园区、海泽田现代农业园区及固安南王起营村、京南花卉产业园、枫林庄园,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北方花市和高端花木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三)南部潜力区。包括霸州、文安、大城3个县(市),是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调整方向是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压减高耗水低效农作物,发展苗木花卉、抗旱节水优质小麦、玉米,发展优质大豆、优质花生、特色果品、中药材和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打造国家节水农业综合示范区和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布局路线是建成优质牧草、金丝小枣2个产业带。(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三、明确调整任务

在保障粮食安全条件下,通过实施特色作物替代、优质饲草作物替代等措施,适度压减高耗低质低效农作物,着力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

(一)实施特色作物替代。通过市场引导、主体带动和项目支持,扩大特色优质高效作物种植。2019年,实施特色作物替代11万亩,其中新增优质蔬菜2万亩、优质果品5.8万亩、道地中药材0.1万亩、大豆0.5万亩、强筋小麦2万亩。到2022年,实施替代33.8万亩,其中:新增优质蔬菜8.5万亩、达到55.5万亩,重点发展精细设施果菜,推动县域单品规模化,打造京津外埠蔬菜保障基地。新增优质果品17.6万亩、稳定在42.7万亩左右,在中南部地区改造提升高标准梨和枣、鲜食葡萄等优质果品基地。新增中药材0.1万亩、达到0.3万亩。新增高油酸花生2万亩、达到2万亩。新增双高大豆2万亩、达到17.3万亩。新增强筋小麦3万亩、达到6万亩。新增苗木花卉2万亩、达到16万亩,重点在平原区和城市周边,推进苗木花卉规模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二)实施优质饲草作物替代。重点在中南部地区发展青贮玉米和苜蓿等优质牧草。2019年,皇冠体育新增“粮改饲”作物1.25万亩。到2022年,新增“粮改饲”作物3万亩、达到8万亩。(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三)实施农业地下水压采。扩大农田休耕规模。通过政策引导、整村推进、连片实施和种养地结合,压减高耗水农作物,减少地下水开采。在中南部地区推行季节性休耕,改一年两熟为一年一熟,压减冬小麦种植面积,只种一季雨热同期的抗旱耐旱作物,2019年继续推行13.37万亩,到2022年,新增5万亩、达到18.37万亩。推行“水改旱”种植。重点在中南部深层地下水超采区,改灌溉种植为旱作雨养,采取政策补贴、统一组织关停机井、整村推进等措施,种植作物由农民自选,不再抽取地下水。到2022年,推行“水改旱”10万亩。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节水品种和配套技术,春季浇水减少1至2次,实现节水稳产,到2022年实现皇冠体育小麦节水品种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

四、集中打造重点

集中力量打造重点,形成特点亮点,建设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动皇冠体育农业结构调优调强。瞄准一流水平,按照省确定的重点,实施高标准精品打造,市确定农业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一批亮点;各县(市、区)确定1-2个农业主导产业,集中打造1-2个重点园区、企业。

(一)集中打造一批设施农业。2019年设施瓜菜、设施水果分别由43.25万亩、0.1万亩发展到45万亩、0.11万亩。到2022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5.1万亩、达到50.3万亩,设施生产比重稳定在40%以上。以提高设施综合生产能力与生产效益为重点,大力扶持设施农业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丰富设施类型,重点发展新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坚持日光温室和塑料拱棚并重,北部地区适度发展智能连栋温室。拓展生产范围,扩大设施蔬菜、食用菌生产规模,积极发展设施葡萄、樱桃、冬枣、桃和花卉等。提升装备能力,推进设施内农机装备和物联网应用,普遍装备卷帘机、保温被、防虫网、遮阳网和水肥一体化设备,提高自动控制和信息管理水平,实现轻简化栽培,降低生产成本。(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二)集中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9年实施高标准打造和整体提升,重点高标准打造1个省级特优区,再培育创建4个左右,到2022年省级特优区达到5个。每个特优区组建1个专家团队,创建1个区域公用品牌,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

高标准打造一批,以5大类25个特色优势农产品为重点,加快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和认定,重点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按照“全国一流、世界有名”目标,对4个省级特优区,开展区域公用品牌总体包装和形象设计,在一线城市高端市场集中推介,积极扩大出口,提高溢价能力。整体提升一批,对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进行重点扶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农业特色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河北第一、全国领先”目标,对4个省级特优区,与国家级特优区认定标准相衔接,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策划宣传推介,提高高端市场占有率。培育创建一批,按照“省内一流、全国有名”目标,对接省级特优区认定标准,整合资源、重点建设,完善科技支撑、品牌建设、市场营销、质量控制体系,开发一线城市市场,再创建一批省级特优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三)集中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园区。2019年,重点打造3个科技高端、标准高端、品质高端、品牌高端的农业精品园区,到2022年省级精品园区达到6个。每个精品园区至少培育1个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建设1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打造1个知名品牌,建立1个线上线下的农产品销售中心,构建起“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每亩农业产值达到21000元以上,园区总产值增长10%以上。同时打造一批市级精品园区、特色园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科技局)

(四)集中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做强龙头企业,全省重点支持打造4家竞争力强、在全国有一定行业地位的领军企业,推动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上项目扩规模,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发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化联合体。到2022年,年产值100亿元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增加到2家。做优创新型农业企业,到2022年发展到7个。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创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做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向特色优势产区聚集,重点建设牛羊肉制品加工集群、霸州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杂粮加工集群共3个产值超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示范集群。抓住北京餐饮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外迁机遇,在京津雄周边打造一批主食加工基地,着力做大做强霸州都市现代食品园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

(五)集中打造一批农业品牌。打造高标准农产品品牌,2019年打造1个,到2022年达到4个,推向高端市场。打造农业区域公用品牌, 2019年打造 1个,到2022年达到2个。打造农业企业领军品牌,2019年打造4个,到2022年达到5个。2019年培育品牌价值超百亿的行业领军企业1个,到2022年达到2个。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知名度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廊”字号农业品牌,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强化品牌创意打造,深度挖掘农业文化内涵,实施农业品牌价值提升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品牌培训和推介宣传活动,提高廊产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六)集中打造一批绿色生态区。实施绿化攻坚工程,以地下水压采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特优果品示范园区,坚持生态林与经济林结合,科学布局、优选树种,发展外贸出口型、高效节水型、生态经济型、原料加工型、休闲观光型等特优果品示范园区。打造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采摘游、农家乐、休闲农庄和民俗村等,构建环京津休闲旅游度假圈。到2022年,发展特色精品农业休闲观光线路30条,优选2条重点线路进行集中打造,建立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文广旅局)

五、深化改革举措

(一)推进科技创新。引进和借力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发挥现有院士工作站和农业科技园区作用,支持开展技术咨询、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等。依托省级蔬菜、中药材、果品等18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带和特优区建设,突出关键环节,开展联合攻关,参与技术指导服务。借助京津冀科技成果和人才优势,建立多元化成果转化机制。推广保定市“农业创新驿站”做法,采取“六个一”推进模式,即每县确定一个主导产业、拿出一笔专项经费、明确一个产业承接平台、对接一个专家团队、建设一个研发推广中心、培育一批科技人才,把科技专家及人才下沉到乡村、下沉到具体产业和项目。加强产业扶贫技术指导服务,建立市县乡三级专家团队和村级技术指导员制度,市级负责成果引进、技术会商和分析预警,县乡负责制定落实产业帮扶方案、开展技术帮扶,村级负责日常技术指导服务。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提高品种创新能力和良种繁育能力,打造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农作物种子企业。加强农机装备推广,提高设施农业和规模化养殖农机作业覆盖面。(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

(二)推进绿色发展。实行农业节水行动,加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力度,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和水肥一体化等综合配套节水技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大力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在中南部地区实施休耕、旱作雨养。以“一提一补”“超用加价”“终端水价”为重点,全面落实农业水价改革政策,加快建立水价形成机制和节水激励机制,引导农民开展水权额度内节余水量交易。到2022年,通过结构节水、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机制节水等各项措施,基本实现农业用水采补平衡。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重点结合特优区创建,建设1-2个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和2-3个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和绿色防控技术。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行动,推进养殖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项目实施,皇冠体育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7%;健全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加强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利用试点示范,加快推广新标准地膜,提升残膜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水平,皇冠体育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

(三)推进品质提升。对标国际,按照“有标提标、无标建标”原则,围绕皇冠体育7大类13种农业特色优势产品,加快制修订市级农业地方标准,积极参与省级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逐步完善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制定生产操作规程,实现标准落地,推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整产业、整建制实施标准化生产,集中打造农产品供京基地、冬奥供应备选基地。以绿色食品为导向,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准培育,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软实力。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面落实自检制度,实施全覆盖抽检。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园区产品率先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推行合格证加施二维码电子出证方式。到2022年,绿色食品认证企业产品全部实现可追溯。(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四)推进品牌培育。深入实施品牌农业培树行动,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支持各县优选1-2个主导产业开展标准化建设、品牌认证和形象设计,进行全产业链开发。支持企业开发高端产品,鼓励龙头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质量奖等,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开展品牌共建共享。做好品牌宣传推介,实施优质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借助中国国际农交会等国际性农业展会、省品牌农产品对接活动等宣传推介平台,推介宣传品牌,扩大品牌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引导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促进品牌农产品上网销售。(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

六、强化支持政策

(一)强化财政支持。各级财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投入力度,完善资金扶持政策。按照突出重点、应整尽整的原则,整合涉农资金,集中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支持科技研发、绿色发展、品牌培育、质量安全等关键环节,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按照省级统一要求,每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除用于农民直补、农业救灾以及国家有明确任务要求的,按照‘大专项+任务清单’方式,优先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带、特优区、园区建设。通过贷款贴息、财政奖补等方式,重点支持农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建设,积极研究生产导向基金,重点向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倾斜。(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

(二)强化金融支农。联合银行、担保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建立金融服务联盟,搭建多层次、多元化、高效率的金融支农服务平台。发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落实省级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和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财政补贴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提供融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设立私募农业股权投资基金,鼓励农业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符合条件的享受省财政奖补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上市前景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辅导和跟踪服务,推进企业直接融资,对新上市或挂牌上市的龙头企业,落实省、市企业挂牌上市奖励政策。落实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推动实现特色优势农产品全覆盖,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气象局、人行廊坊中心支行、廊坊银保监局)

(三)强化用地保障。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推动确权成果在“两区”划定、轮作休耕、土地流转、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应用。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县级政府预留不超过5%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乡村旅游设施等建设。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各市安排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指标不低于本市指标的10%。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用地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支持扶贫开发重点县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倾斜。(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

(四)强化人才支撑。实施农村人才振兴行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围绕服务产业发展,对接省级产业技术体系专家顾问组,建立三农专家库,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人才梯次科学、产业链条衔接紧密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服务模式和手段,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和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精干农技推广队伍。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推进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及专业市场,创建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吸引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创新,到2022年,皇冠体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800人,鼓励支持各类返乡人员回乡创业、带动就业。(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皇冠体育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

七、加强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皇冠体育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指导、统筹、协调和督导。各县(市、区)也要完善相应机构,落实责任分工,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农业区域布局和产业规划,分管领导具体抓,分包重点园区和基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工程项目落地见效。

(二)创新工作机制。市级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分品种制定专项工作推进方案,成员单位出台具体支持政策,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项目、到实施主体。实行“重点突破+专项行动”和分产业包联工作机制,每个重点产业由处级干部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建立台账,实行月报告、季调度、半年观摩、年底考评,定期开展调研指导。

(三)严格督导考核。将农业结构调整纳入市重点工作大督查范围,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有关部门按年度分解目标任务,开展考核评价。将农业结构调整纳入市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对考核结果先进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推进不力、未完成任务目标的进行约谈问责。

(四)搞好宣传发动。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传播渠道,广泛宣传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电商等平台,结合休闲旅游等新业态,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廊坊绿色优质品牌特色农产品,提高消费者对廊产特优农产品的认可度。发现和培树一批先进典型,总结成功经验,加强观摩交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浏览量: 次